ugg グレー | ugg バッグ | ugg ブーツ 店舗
烯烃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化工行业水平的标志。目前我国已经掌握了国际上传统的石油制烯烃工艺,能运行百万吨级烯烃项目。
石油价格的上涨和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双重压力,催生了我国煤制烯烃产业的兴起,其中煤基甲醇制烯烃极具吸引力,并有望部分替代传统的烯烃产品。目前,除神华包头煤制烯烃示范工程外,省级核准的煤制烯烃工业化示范项目还有2个,分别是神华宁煤集团52万吨/年和大唐集团50 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统计,国内其他在建和规划建设的煤制烯烃能力约1856万吨/年,加上上述国家和省级核准的示范项目,目前国内共有在建、拟建以及处于规划阶段的煤制烯烃项目29个,烯烃产能达2018万吨/年。
“十二五”期间,我国对乙烯产品仍将保持较高的刚性需求。因此,煤制烯烃有望具备产业化条件。
一是煤制烯烃有先进技术提供支撑。“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甲醇制烯烃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突破了以催化剂为核心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终于打通甲醇制烯烃技术链条。2010年5月,大连化物所又研发成功新一代甲醇制烯烃技术(DMTO-II)并完成工业性试验,进一步提升了甲醇制烯烃的经济性。在“十二五”期间,这些技术还将得到优化和完善,为煤制烯烃的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煤制烯烃工业项目打下了基础。2010年8月8日,世界首套年产60万吨甲醇制低碳烯烃工业装置在包头神华投料运行一次成功。截至“十一五”末,神华、大唐的煤制烯烃项目都已成型。而其他著名企业,如陶氏化学、道达尔、中石化也都介入该领域。目前国内已有多套大规模装置在运行。因此,“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煤制烯烃将拉开产业化序幕。
但是,煤制烯烃要真正产业化并产生经济效益还面临较多的制约因素。很多煤制烯烃装置位于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但水资源、环保、技术等多重约束正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石油路线烯烃仍将处于主导地位,而煤制烯烃主要是起补充作用。政策将根据环境和资源承载力实行总量控制,适度发展。”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刘延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