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g グレー | ugg バッグ | ugg ブーツ 店舗
一直以来,对于能源政策的持续讨论与21世纪全球经济明确的能源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脱节。作为能源行业中的一员,我非常坚信我们能够弥补能源政策与能源发展需求之间的鸿沟,在为世界发展提供能源的同时也减少CO2的排放。但这需要我们摒弃一些顾虑和偏好,对所有能源都进行全方位评估,并公正审视其优缺点。同时,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考虑未来的能源需求,并审视如何满足这种需求,而且我们越快展开这样的探讨就对全球的发展越有利。
当前,对于能源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降低碳排放量这个问题上。例如,在2009年1月举行的哥本哈根会议上,世界各国均作出承诺,将大幅减少碳排放:美国承诺,到2020年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17%;印度则承诺减排20%~25%;而中国的减排目标则是印度的两倍,减排量将达到40%~45%。此外,巴西、韩国、欧盟及其他国家纷纷宣布,将在2005年基础上大幅减少气体排放量。
如果能源问题仅仅是碳排放的话,这一切就变得易如反掌。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许多人预测,未来几十年能源需求和消耗的大幅增加将不可避免,而较各国的减排目标,这无疑是杯水车薪。
必须正视能源需求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称,到2035年,世界能源消耗量预计将在2007年基础上增加49%。其中,增长最快的是非经合组织国家,如中国、巴西和印度,这些国家的能源消耗量将增加84%。那么,问题显而易见:能源需求量增加49%~84%,而减排却只有17%~45%,其对于环境和能源的承诺将如何实现?
然而,我深信我们能够,也必须完成对环境的承诺。但我们必须正视能源需求,并重新审视如何真正实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
在大多数情况下,业内专家和政策制定者的解决方案是不断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我支持并相信可再生能源是能源结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斯必克公司(SPX)为诸多最具前景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从地热、太阳能,再到风能)提供基础设施。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着眼现实,慎重考虑可再生能源能否满足将来人们对新能源的大量需求。
目前,全球能源供应中仅有7%来自可再生能源。其中,绝大多数是利用水能(占全部能源供应的3%)和生物质能(占全部能源供应的4%)产生的。然而这两种能源都是有限的:发达国家不可能再修建更多新大坝,而新兴发展中国家则愈加关注大型水电基础设施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与此同时,2007年~2008年间全球粮食危机和农产品市场的动荡,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广泛滥用农田来生产玉米乙醇,这说明生物燃料同样受到诸多限制。
此外还有太阳能和风能,但凡提到“可再生能源”,大多数人就会想到这两种能源。但太阳能和风能占全部能源的比例还不到1%。目前,风能占全球能源产出总量的比例不到0.33%,太阳能电池占全球能源产出总量的比例更是微乎其微,只有不到0.04%。
发达国家的境况亦不容乐观,这些国家给予的大量补贴尚未真正提高风能和太阳能的贡献。例如,美国风能和太阳能的产出,仅占能源总量的0.5%。然而,这些无可争辩的事实却鲜有提及。我想说的是,未来25年内,1%的可再生能源产量与49%~84%的能源需求增加量之间的差距,正是能源政策讨论脱节的体现。
美国风能和太阳能的产出,仅占能源总量的0.5%
关注来源充足的能源
发达国家仍面临着房地产崩盘和信贷紧缩的问题。美国和欧元区的失业率徘徊在10%左右,人们对经济二次衰退的担忧日益上升。想象一下,49%的能源缺口意味着什么,84%的能源缺口对全球新兴经济体又意味着什么。
几年前,世界银行曾预测,到2030年全球中产阶级的人数将超过10亿。无疑,这将是历史进程中人类繁荣与发展最显著、且涉及范围最广泛的进步。然而,这一趋势很可能因当前经济的低迷而减缓。如果没有充足的廉价能源,这一人类发展的趋势终将停滞甚至倒退。很明显,我们需要关注那些来源充足的能源,同时大幅减少CO2的排放。
毫无疑问,核能是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种能源。现在的核电站比以往更安全,而且实现了零排放。重要的是,它们能够一周7天、每天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地发电,并且无论天气是阳光明媚还是狂风大作,它们都可以提供大量可靠的能源,直至可再生能源形成生产能力。
核电站不但不会排放温室气体,还有助于大幅减少其他领域的气体排放—特别是汽车和卡车发动机使用的化石燃料。随着我们从石油向电动化运输的转变,核能可以提供大量的电能,而且绝不会排放CO2。
许多国家正致力于创新和发展核电领域的建设。但在美国,迄今为止,有关核能复兴的所有讨论还只限于纸上谈兵。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没有新建任何一座核电站。据美国核能研究所称,若只是通过核能来满足未来电能需求的增长,就需要新建数百个核电站。因此,我们必须现在就开始建设。
应用了碳吸封存技术的清洁煤,则是我们努力的另一个方向。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一点是与直觉相左的。煤是CO2排放技术的典型代表。使用30年以上的老化发电站的平均发电率极低,仅为33%,与一个世纪前的水平相当。但如今新建燃煤电站的减排能力已大幅提升,其工作效率可达44%以上。此外,新技术还可以有效封存CO2。
寻找技术补救措施
我们的确别无选择。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称,到2030年,煤仍将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约占全球总能源的38.3%。虽然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的进步将至关重要,但我们是否应该寻找技术补救措施来生产大量的能源?
全球旧电网升级是另一个迫切问题。2009年1月,印度北部因电网瘫痪停电12小时,但因基础设施故障和设施不完备而困扰的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在美国,停电变得越来越频繁,输电线路损耗极为严重,约10%的电能被白白浪费。在这种情况下,节约10%就意味着净赚10%,且不涉及任何碳排放。
我们不仅需要依靠大规模投资和新技术,还应注重从微小的改善措施中获益。例如,为风力发电机拧紧螺栓,就对提升其发电效率有积极作用。
作为能源行业的一员,我非常坚信我们能够弥补能源政策与能源发展需求之间的鸿沟,在为世界发展提供能源的同时也减少CO2的排放。但这需要我们摒弃一些顾虑和偏好,对所有能源都进行全方位评估,并公正审视其优缺点,比如刚才所提到的核能和煤等。同时,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考虑未来的能源需求,并审视如何满足这种需求,而且我们越快展开这样的探讨就对全球的发展越有利。?
版权声明:版权归弗戈工业在线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