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g グレー | ugg バッグ | ugg ブーツ 店舗
汽车市场扩容
2000年,北美和欧洲的销量总计3600万台,占全球主要市场销量的70%。2010年新兴市场贡献了3700万台的销量,比成熟市场多了200万台。预计未来五年新兴市场的新型车销量达到6000万台,远远超出成熟市场的4200万台。预计2020年北美和欧洲的销量达到3900万台,20年间的增长量仅为300万台。而新兴市场的预计增速明显要快得多,新兴市场2000年销量为1600万台,预计2020年销量会达到7400万台,十年间的增长有5800万台。新兴市场中,中国是规模最大,也最为重要,应该放在首位。根据中国公安部的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1.99亿辆,在 1.99亿辆机动车中,有1.14亿辆是摩托车。另外还有大约1500万辆低速货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农用车。如果减去农用车,截至1010年9月底,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实际上只有7000万辆,低于日本的7500万辆汽车保有量,约相当于美国2.85亿辆汽车保有量的四分之一。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28辆。而中国目前千人汽车保有量只有52辆,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如果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汽车保有量应该是1.56亿辆。而目前,这一数据仅为7000万辆,如此巨大的缺口,也成为中国汽车模具市场扩容的主要动力。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认为中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照2010年全球轻型车市场排名前15位的国家和2020年预期的前15位国家,突出的一点,未来中国的迅猛增长到 2020年规模将达到3500万辆,相当于名列第二位美国的两倍。正是在巨大的消费驱动力影响下,一场从西方到东方的全球轻型车格局转移已势不可挡。新兴市场大多数的产销量来自于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这四个传统意义上所说的“金砖四国”,中国将是未来增长的龙头。
资源倾斜中国
罗百辉认为,在全球格局的转移之下,全球汽车市场的布局也将发生新的变化。首先,全球汽车生产中心将集中在亚洲。到2020年,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将占全球汽车产量近一半,亚洲将成为全球生产中心,这为全球的模具、零部件供应商、物流公司和分销商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事实上,去年以来,包括大众、通用在内的整车企业,也明确了在中国继续投资,倚重中国市场的投资策略。与此同时,包括巴西、印度在内的新兴市场,也受到了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扩张。
去年,通用在中国投资了前瞻性技术中心,这正是汽车产业转移带来的效应。全球汽车的设计和工程中心也向亚洲转移,由此带来的影响将体现在未来汽车的设计和工程的重点。
原来所谓成熟市场的消费者不再是优先的消费群体,他们不得不适应非传统汽车强国的产品。由于生产、销售、设计和工程环节集中在亚洲,全球采购决策的中心也会转移到亚洲。而就在同一天,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兼总经理甘文维在上海发布了通用在中国的五年战略,在这个战略中,未来五年,通用将陆续推出超过 60款全新及升级车型。而为了更加适应本土消费者的需求,未来通用在中国推出的车型除了通用汽车的全球车型外,还包括在中国本土专为中国市场研发的车型。
而随着市场的转移,北美和欧洲的成熟市场供应商将被列为第二梯队。他们不得不寻找国外供应商和亚洲本土供应商进行深层次的联盟,共同参与亚洲增长的手段。
在这样新格局的影响下,中国的汽车产业也将随之发生一些变化。由于国外将全球最新技术针对本土研发新车型,对中国自主品牌企业形成的压力更大了,自主品牌企业也将进行自身体系的提升来迎接这咄咄逼人的竞争。
首先带来的挑战体现在自主品牌的新车质量方面,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推进速度,也将激发中国自主品牌企业品质的提升。2000年,中国自主品牌每百台车问题数396个,后来缩小到89个问题数。在这样进步速度下,我们预期2015-2018年,中国自主品牌的新车质量将与国际品牌平起平坐。
同时中国汽车经销商网络也在激增。目前中国大约有14500个汽车经销商,如果汽车销量预计在2020年达到3500万台,为了更好地增强售后服务能力,中国汽车经销商的数量也将激增。
同时,中国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大,也将直接带动整车企业往后续的产业链发展,从包括售后服务、零部件更换、二手车的销售、金融保险服务,甚至二手车回收等方面来获取多方面的利润。伴随着汽车消费的快速发展,作为配套行业的汽车模具行业也飞速发展。目前我国汽车模具企业普遍规模小,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不强,但相信在市场动力下,企业会在做大中不断做强。
催生模具市场
据国家发改委中设协汽车用品及改装技术中心统计,2007年汽车用品及零部件市场平均年增长率在30%以上,规模以上的生产厂家近1.5万家,全行业年度总产值2000亿元人民币。按照我国乘用车销售量以12%年增长率快速增长,高的增长率和基数使得中国乘用车在未来几年的销售将超过1000万辆,高的保有量背后是巨大的模具市场。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料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介绍,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上,整车的销售利润约占整个汽车业利润的20%、零部件供应的利润约占20%,汽车模具市场所产生的利润约占20%,另外40%至50%的利润是在服务领域中产生的。根据《汽车工业年鉴》(2009年版)数据,2007年美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51亿辆,其中乘用车保有量为1.38亿辆;加拿大汽车保有量为0.2亿辆,其中乘用车保有量为0.19亿辆,北美地区美加两国汽车保有量占全世界汽车保有量的28.56%,其庞大的汽车保有量,催生了北美地区巨大的模具市场。
汽车塑料零部件行业对汽车行业的依存程度很高,随着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持续高速发展,中国乃至世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市场对汽车塑料零部件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汽车工业协会相关工业分会理事长周一兵测算国内中级轿车平均塑料用量约为135kg/辆,根据塑料的平均单价可以测算出单车用塑料原材料的价值约为2000元。通过对多位业内专家访谈和对汽车塑料件主要代表产品的分析认为,一般汽车塑料零部件原材料占总成本比例为50%-70%左右,如此计算,单车塑料件价值将达到平均3300元左右。按此保守估计,目前塑料件市场容量约为350亿左右,到2013年将达到500亿元以上。
一个产业的“辐射力”与产业园区的建立推进密不可分,模具业也开始构筑自身的成长链。模具业产值与其相关业产值比约为1∶100,即每1亿元模具即可带动约100亿元的相关产业的发展,被称为“金钥匙”的模具业的整体发展态势成为折射相关行业发展的一面镜子。罗百辉指出,推进集群化,逐步形成分工合理、配套健全、协作紧密的模具产业链,以带动地区模具及相关产业链乃至制造业的发展已成为趋势。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800万辆,达到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刷新了全球汽车产销纪录,蝉联全球产销第一大国。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分析,如此庞大的需求市场,将显著带动为汽车零部件业提供装备的模具行业的高速发展。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调整,2011年汽车模具产业增速将趋于平缓,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汽车模具企业都将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整车的迅猛发展,直接拉动了汽车售后市场的崛起,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开始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特别是在欧美一些汽车发达地区,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被称之为黄金产业,全球汽车中心随之向中国转移,这给中国汽车售后市场带来了巨大机会与竞争。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做为国家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未来的发展任重道远。面对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各产品领域都有相应的巨头出现,如法士特的变速器;环球、豹王、弗列加的滤清器;信义、金麒麟、白云的刹车片产品都在国际市场享有一定的声誉并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除此之外,国内很多专注做外贸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发展势头也不容小觑。跨国汽车零部件商大手笔进驻中国市场至今,仅在质量和技术方面领先于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优势已逐渐消失,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发展中已将产品质量和核心技术做为主要攻破的核心方向。且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品牌意识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宣传推广策略与跨国汽车零部件商不分上下,给跨国汽车零部件商在国内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很多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表示,未来将进军国际市场,发展民族汽车零部件企业。目前,国内一些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为了急于打开国际市场,报出的价格远远低于国际市场平均价格,实际上这绝非明智之举:一来自己的利润率非常低,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二来在一些大公司眼中并非报价越低越好,一些大公司会认为,一个产品没有合理的利润率其产品质量就有可能大打折扣。更为严重的是,生产出口产品的国内企业相互压价竞争,有可能引起国外反倾销投诉。因此,国内厂家在向外商报价时,一定要先掌握国际行情,避免乱报价造成的不良后果。罗百辉认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在保持良好市场秩序的基础上发展国际市场。这样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与外资零部件商相抗衡,同时也保持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良好形象,把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和技术发扬光大。
中国模具态势
近年来中国模具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模具产品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份额从20%提高到 30%,2010年中国模具销售额1120亿元。同时,中国汽车模具企业的装备水平不断得到改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得到加强,汽车模具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模具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得模具业不断着眼于新的市场需求来实现自身的扩张,而汽车业塑料产业成为带动汽车模具业增长的动力。从汽车的心脏发电机的缸体压铸到汽车白车身冲压件,从加快我国节能环保型汽车的研发进程(如汽车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国外已占80%,注塑模具的实现),到新材料超强钢板热压成形模,都需要模具带动汽车产业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中高档轿车覆盖件模具,汽车轻量化新型材料成形模具及多工位级进模具均是推进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的保障,模具装备是汽车装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汽车产业的快速扩张也带动了汽车塑料模具的快速发展,虽然目前我国的汽车塑料件企业普遍规模小、生产研发水平还不高,但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国际产业转移大趋势为我国塑料件制造企业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企业的模具开发能力、创新意识、海外开拓能力在不断增强,凭借仍将长期保持的成本优势下,我国汽车塑料零部件业在未来几年增长将十分可观。据统计2009年我国乘用车塑料模具市场容量达到347.88亿元,预计到2013年将增长到547.44亿元。
目前,许多地方政府认识到模具工业对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意义,对模具业的发展进一步关注,中国模具工业园区的建立正在“热力”展开。据罗百辉介绍,河北黄骅、宁波余姚、宁海和苏州昆山等模具园区都有所扩大;新的模具工业园区正在加紧建立,成都市成立了模具产业推进办公室,重庆、长沙、大连、深圳、东莞、苏州、天津、沈阳、西安、上海、宁波北仑、浙江黄岩等已建立模具园区。有些高科园内模具企业已占有相当的份量,像天津高新区就有40多家模具企业。这些模具工业园区建立的模式将使得模具业的辐射效应进一步升级。
海尔将在郑州建市场创新产业园
3月22日上午,市长赵建才带领市商务局、市工信委、经开区有关负责人到青岛海尔集团工业园参观考察,并与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进行座谈,双方就海尔集团在郑投资建设海尔(郑州)市场创新产业园签订了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海尔集团计划在郑州经开区建设海尔产业园,该产业园一期将投建冰箱生产基地项目和海尔物流项目。投入运营后,年销售额将超百亿。同时,海尔集团有意结合郑州市在汽车、液晶玻璃基板、LED产业链上的优势,将汽车模具、液晶电视生产、LED应用等方面作为与郑州市长期战略合作的方向,并适时投建相关项目。
贵州安顺引资8亿欧元建欧洲工业城
3月25日,贵州安顺西秀“欧洲工业城”签约暨奠基仪式在安顺市西秀工业园隆重举行。葡萄牙投资方代表、葡萄牙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葡华侨联主席周一平与西秀区区长张本强现场签订了投资8亿欧元建欧洲工业城的协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常务秘书长罗百辉称赞,这是贵州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第一个专门承接欧洲产业转移,为欧洲中小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工业园区。
据介绍,欧洲工业城地处安顺西秀工业园内,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主要以模具加工、机械加工、中药研发成果转化为主,计划5年内完成工业城整体建设。项目总投资将达8亿欧元,已有10余家欧洲中小企业有意入驻,预计几年内入园企业将达到80家。园区建成后,可解决近3万人就业,产值超100亿元,实现税收20亿元以上。
目前,已完成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基础设施投入,园区基本完成“七通一平”。3月25日,正式启动一期工程项目建设,包括园区产业培训学校、研发中心、医院等配套设施,并在此基础上先行开发国际一线品牌服装生产及相关产业配套。计划通过3至5年的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中欧合作产业示范园区。
罗百辉表示,目前世界经济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国际产业转移迎来了又一轮新浪潮,内地一些尚待开发的地区也迎来了新一轮机遇。欧洲工业城是贵州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第一个专门承接欧洲产业转移,为欧洲中小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工业园区。园区建成后不仅将成为引进外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平台,同时也将成为中欧之间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和增进彼此之间友谊的纽带桥梁。
日本在华投资生产高技术产品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前,日本大型机床企业森精机制作所与中国最大机床企业沈阳机床、德国最大的机床企业GILDEMEISTER AG谈判在华设立生产机床的合资企业,出资比率预计分别为1/3,主要生产小型机床。以往,日本机床企业为防止技术流失,对在海外投资比较慎重。现在,森精机与中国、德国的最大机床企业合资在华设厂,目的是提高在华知名度,拓展中国快速发展的市场。
此次投资是森精机首次在华设立企业,合资公司主要制造用于生产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汽车等零部件的小型机床,初步计划月产100台。 GILDEMEISTER AG负责设计开发,沈阳机床负责生产,森精机负责销售、服务以加强合作,未来还将拓展新兴国家和日美欧市场。
大型模塑项目落户江苏南通
3月28日,由日本CTI株式会社、中国江苏国华投资和香港CTI贸易公司联手合作,总投资3000万美元的南通喜泰模塑开发项目在南通开发区开业。该项目设备先进,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年生产能力可开制40吨重的大型注塑模具400副以上。
武汉完善数控机床产业链
“想重振武汉重工业雄风,可以先从数控机床做起!”4月19日下午,武汉毅恒重工董事长周毅恒谈到自己希望的投资环境时,建议相关部门联合武汉所有数控机床制造企业,给予政策和行业指导,完善产业链。
数控机床生产行业附加值相当高,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相当发达,武汉仅有27家。但由于缺乏行业指导,产业链不全,相当一部分利润被抵消。周毅恒认为,对于企业来说,政策、资金支持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给企业一个良好的产业和市场环境。周毅恒希望,有关部门能牵头成立数控机床的行业协会,并给予政策和行业指导。会员之间,生产资料、资金、技术、人员甚至订单都可以共享。产业链完善了,这么大的市场,不怕行业发展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