あしながおじさん ブーツ | あしながおじさん ブーツ16 | あしながおじさん ブーツ26 | あしながおじさん ブーツ36 | あしながおじさん ブーツ46 | あしながおじさん ブーツ56

ugg グレー | ugg バッグ | ugg ブーツ 店舗

军民双向技术转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机制,建设军民互动、产学研结合、资源共享的技术转移体系,构筑服务于兵器工业和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技术转移平台,进一步加强政府、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联系,近日获评国家技术转移优秀示范机构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军民双向技术转移中心已逐渐成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在宁波市设立的重要研发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

搭建平台推进技术转移

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对于保持国家的技术强势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但这种结合需要依托一条优良的技术转移通道。近年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军民双向技术转移中心以军民两用技术信息中心为纽带,通过构筑军转民高科技项目孵化平台、军民两用技术创新与服务平台、军转民技术成果展示与交易平台,建设技术转移创新驿站,逐渐发展成为集产品研发集成、中介服务于一体的创新服务机构。

该中心从服务内容、方式和程序入手,大力推进技术服务标准体系建设。该中心通过建立有稳定客户群的检测服务网络和多层次的营销渠道,组织和运用国内外技术和智力资源,开发具有行业特点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建立技术联盟,解决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信息交流、咨询诊断、产品研发、市场开拓、试验检测等一站式技术服务,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该中心的推动下,2009年5月以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为主体的新材料军民结合产业基地成立,进一步推动了宁波市军民结合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地方工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此外,该中心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理论研究,先后承担了宁波市软课题项目《促进宁波民转军发展的示范研究》、《宁波民营企业进入国防领域的路径研究》,撰写了《浅探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难点与对策分析》、《浅探宁波民转军转移难点与对策》。在承担“宁波汽车零部件试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期间,该中心在研究宁波汽车与零部件产业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组织编写的《宁波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由宁波市科技局以文件形式予以发布。

就地转化服务地方企业

企业是科技成果的消化方,是技术转移步入产业化链条的关键点。2009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军民双向技术转移中心积极发挥相关领域的技术优势,努力服务地方企业技术进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累计为企业新增产值近50亿元。

在磁性功能材料技术领域,该中心为企业成功研制出水声换能器大功率特性校准装置、功率放大器用非晶/纳米晶高精度宽频带电流取样器和宽频带功率器件性能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可替代进口;该中心研制的钕铁硼表面处理技术已在宁波相关企业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在表面工程技术领域,该中心为地方企业解决航空航天配套产品表面性能达不到进口产品标准的技术难题,研发出气相沉积纳米涂层全套技术;为北仑海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研发特种防腐润滑涂层技术,解决高档金属产品耐磨、耐腐蚀、润滑及表面精饰的需求,现已进入小批量试制阶段。

在焊接工艺技术领域,该中心与地方企业合作研发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型铜制中冷器(CNC),以铜硬钎焊技术为核心生产的中冷器可替换铝制中冷器,降低交通运输中的污染物排放,并提高燃烧效率,已在内燃机车、工程机械、船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余姚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共同承担高纯铝磁控溅射靶材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电子束焊接技术的研发,开发出3种材料、8个型号高纯铝溅射靶材的高品质真空电子束焊接工艺,焊接接头气孔率不到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溅射靶材产品已逐步打开国际市场。

在工业废水减排技术领域,该中心在充分研究国际技术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利用纳米材料技术,对工业污水资源化进行整体工艺与技术创新,大幅度降低产水成本的思路,并针对地方产业发展需求,选择纺织印染与造纸行业的工业污水开展污水资源化研究。该中心先后与龙凤造纸、亚太印染、友好印染等企业合作开展工业污水资源化技术的研发,通过在纺织印染与造纸企业实地考核测试、反复改进,取得阶段性成果,节水减排效果明显。该中心成功研制工业污水资源化成套设备,可将高浓度的纺织印染或造纸污水净化,产出高品质的清水循环应用于企业生产,其工业污水资源化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9年该中心走访企业600家,就地推广科技成果98项,解决企业新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205项,服务项目累计达3000余项。在与企业共同承担的263项科技合作项目中,促成合作企业列入国家发改委计划项目2项,科技部计划项目10项。该中心主持承担的高品质铝合金焊丝及激光—MIG复合焊接工艺研究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模具材料集成技术研发等4个项目列入宁波市科技重大项目计划。

拓展渠道探索国际模式

在加强国内合作的同时,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军民双向技术转移中心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并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创新团队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目前,该中心已与国外20多家科研院所、高校和高科技公司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组织并落实国际合作项目53项,等离子熔铸技术、纳米金属粉末制备技术、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电子束异种材料焊接技术等合作成果已在科研、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该中心通过技术贸易、国际学术交流、开展合作研究、人员互访交流、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方式,不断拓宽国际科技合作和引智领域,合作项目水平不断提高,成果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年均技术转移收入超过1000万元。目前,该中心与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保加利亚、瑞士、日本等国的13家科研院所、5所国际知名大学以及7家公司建立了长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关系,通过合作缩小了相关企业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其中,高品质大型复杂铝合金铸件差压铸造技术研究项目列入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大项目计划,铝合金轮毂差压铸造技术研究、焊接残余应力超声振动消除技术及设备研究项目列入宁波市国际合作计划项目,等离子熔铸技术、纳米金属粉末制备技术、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电子束异种材料焊接技术、特种钢应用技术等合作成果已在科研、生产过程中得到应用。200系列不锈钢成分与工艺优化设计技术成功转移,为企业实现年产值3亿多元、新增税收3000万元。

在轻质材料技术领域,该中心联合宁波宝迪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与保加利亚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合作引进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和差压铸造、挤压铸造工艺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后,研制出高档汽车铝合金轮毂和高强化发动机活塞,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形成生产能力。随后,宁波宝迪汽车部件公司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承担了国家计划项目2项、宁波市重大项目1项。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军民双向技术转移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年该中心科技管理的重点是组织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性技术项目,争取以共性技术和重要标准为纽带,引导大中型骨干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在若干重点领域形成各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配合国家科技计划、科技重大专项和条件平台项目,采用竞争机制,组织产学研联合开展对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上一篇:星弧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

下一篇:中国成为西班牙机床海外订单的主要来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