あしながおじさん ブーツ | あしながおじさん ブーツ16 | あしながおじさん ブーツ26 | あしながおじさん ブーツ36 | あしながおじさん ブーツ46 | あしながおじさん ブーツ56

ugg グレー | ugg バッグ | ugg ブーツ 店舗

从110分钟到99秒—首都电网可靠性向国际看齐

近日,记者从北京电力公司了解到,北京配电网事故停电时间大大缩短,通过配网智能化建设,恢复用电时间从110分钟缩短到99秒。首都电网正在向国际先进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看齐。

“十一五”期间,首都电网发展进入了科学发展、协调发展、跨越发展的快车道。电网供电能力显著提升,安全稳定水平不断提高,电网现代化程度快速发展,首都电网迈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步伐。

翻开历史的记忆,2006年4月24日,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与北京市政府时任市长王岐山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北京电网建设和发展的会谈纪要》,北京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正式启动,翻开了首都电网电力建设的新篇章。

2006年9月28日,北京电力强网“0811”工程正式启动。历时一年半,北京公司建设了奥运配套工程、电网平安工程、电网应急工程、电网消隐工程。新建和扩建2座500千伏变电站、10座220千伏变电站、58座110千伏变电站,为电网增加变电容量1694万千伏安。此外,奥运中心区具备了东西南北四方向的110千伏电源变电站,具备较高供电可靠性。在坚强电网的保障下,北京公司确保了奥运期间供电保障万无一失,创下奥运举办史上供电保障 “零失误、零事故”的新纪录。

奥运会结束后,国庆60周年供电保障任务接踵而来。为了充分满足国庆供电的高标准要求,北京公司进一步优化电网规划,使得北京电网实现了多方向、多通道分散受电,220千伏电网合理分区的格局,5个供电分区互为支撑,重点变电站具备不同方向电源,电网抵御事故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为整体提升首都电网的安全可靠供电夯实了物质基础。

电网强大,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智能化、集约化、一体化的先进运行维护手段与电网硬件同步完善。2009年,智能电网示范项目的建成,向公众传递了智能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理念。同时,对智能电网系统吸纳管理分布式电源、电力多网融合、电网与客户双向互动及智能家居控制等智能用电的前沿理念进行了有益尝试。2010年,城市中心区配网也初步具备了故障智能隔离自愈功能。配网自动化系统可自动进行故障区段远程隔离和非故障段的恢复供电,恢复用电时间从110分钟压缩到99秒。

智能电网试点项目推进的同时,北京公司也对先进的电网运行管理手段进行了有益尝试。2007年,国内首个省级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和电缆网运行监控中心,实现了对全市220千伏以上变电站和重要电缆线路的集中远程监控,对及早发现和快速排除电网事故具有重要作用。2008年,公司引进实施的状态监测技术,实现了在不停电状态下对电力设备健康状况进行诊断判别。

在电网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受益最大的还是首都经济和城乡居民,北京公司将服务民生作为工作目标,开展了“煤改电”工程、架空线入地工程、轨道交通电力配套工程以及老旧小区改造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目前,北京公司已为17.8万户平房居民完成了电采暖改造,建设了220千伏地安门变电站,110千伏什刹海、大栅栏变电站,为地区冬季采暖提供坚实电网基础,为一系列城市交通项目建设了多项交通配套电力工程。同时架空线入地和老旧小区改造等工程也在稳步推进中。

截至2010年10月,北京地区共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419座,变电容量达到6638万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642条,长 8192.429公里;电缆783条,长1279.955公里。通过主网架规模建设,结构的优化,北京电网已经初步形成“受电能力充裕、输电和配电下送通道完善、转供互联能力强”的电网,能够满足北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负荷需求。

从拉闸限电到大负荷期间保供电,从“0811”工程到建设智能电网。再回首,历史的镜头尚未褪色,首都电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至今日,首都电网规划已不再是蓝图,它从平面变成立体,从纸面跃于天地间。现在,一个坚强成熟的电网,正在为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提供越来越可靠的供电保障。

上一篇:高精度直接承重式电子皮带秤在水泥行业的应用

下一篇:四川盛马化工聚丙烯装置选用万讯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