あしながおじさん ブーツ | あしながおじさん ブーツ16 | あしながおじさん ブーツ26 | あしながおじさん ブーツ36 | あしながおじさん ブーツ46 | あしながおじさん ブーツ56

ugg グレー | ugg バッグ | ugg ブーツ 店舗

吉林省电力建设舒展腾飞双翼

吉林省在经历了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仅有的从22千伏到220千伏电压等级的总计57条输电线路、252台变压器、48.509万千伏安容量的艰难发展时期,到2010年已形成以500千伏和220千伏为骨干网架的超高压电网新时期;电源建设也逐步走上结构优化之路。岁月轮回,吉林电力事业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

打造坚强智能电网

“十一五”以来,吉林省加快建设以500千伏为核心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努力实现各级电网全面、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方式转变,为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坚强支撑。

早在2006年6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就与我省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吉林电网建设发展会谈纪要》;2007年9月7日,双方就加快推进吉林电网建设进一步交换意见,确定“十一五”期间吉林省电网建设投资为251亿元;2007年10月10日,由省电力公司自主投资建设的首座500千伏变电站——通化500千伏变电站成功投入运行,吉林省快速发展的经济列车又获得了一项重要的能源保障;2008年12月28日,被称为“吉林西部电网里程碑工程”的松原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投入运行。该项工程的投入运营,对吉林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09年,吉林省积极破解影响和制约电网发展的问题,促成了松原市政府设立电网发展基金1000万元,找到了一条从根本上解决电网发展前期问题的新途径,带动了电网发展步伐的全面加快。

2010年,省电力公司与吉林、四平两市地方政府签订协议,拉开了“十二五”吉林电网建设发展的序幕。

到目前为止,省电力公司已与9个市(州)政府签订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合作协议。我国北方高寒地区首座集电动汽车充电、废旧电池回收、服务和试验于一体的户内多功能大型电动汽车充电站,也于2010年8月25日正式运营,为吉林省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和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如今,广袤的吉林大地上,以500千伏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吉林电网已初具规模。电力交换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显著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运行可靠性明显增强,智能化的足迹日渐清晰。

2010 年底,吉林省电网共有500千伏变电站9座,总变电容量为1305.1万千伏安,500千伏线路总长度为2451公里;220千伏公用变电站71座,变电总容量1511.3万千伏安,220千伏线路8708公里,总装机容量为2034.67万千瓦。其中:水电427.15万千瓦、火电1375.15万千瓦、风电220.88万千瓦,分别占总装机容量的20.99%、67.59%和10.86%,发电量完成658.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25%。

营造多能互补电源

如今,吉林省电力事业的发展正面临着重大机遇。一方面,随着国家实施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长吉图”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战略,全省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特别是吉林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蕴藏着较大潜力,经济将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战略影响深远——吉林省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长白山区,大中小型电站俱全;吉林省风能资源丰富。理论风能蕴藏量为6920亿千瓦时/年,具有风速稳定、极端最大风速小、海拔低、空气密度大,可开发面积大的特点,具备建设大型风电场的条件;同时,吉林省西部地区的太阳能日照时数相对高,全省大部分地区符合全年日照时数为2800-3000小时,比较适宜发展太阳能电力。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将继续加快电网建设、扩大电力需求,按照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提高发电效率的原则,重点建设大型风电和城市热电联产机组;积极开辟新的用电需求;鼓励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和风能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推广使用洁净煤燃烧等新技术;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加快电网建设步伐,促进全省电力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吉林省电源规划原则是,优化发展火电,积极开发东部有限水能资源,推进新能源开发,在规划期初步形成省内多能互补电源结构格局。

上一篇:车床加工顺序安排原则

下一篇:大陆集团今年一季度业绩喜人